聚教研之力,初探语文跨学科魅力——李沧区衔接段语文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
寒冬岁末,教研暖行。为深入学习与践行新课标理念,探索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实施策略,充分发挥学科育人价值,12月20日下午,李沧区衔接段语文基于学生心理及行为的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在青岛君峰路中学顺利举行,李沧区语文教研员马亭老师及全区七年级语文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教学相长,跨学科课例展示
来自青岛君峰路中学的王佳老师和青岛沧口学校的王怡钧老师分别以《狼》和《与动物共存——七上第五单元活动·探究》为题进行跨学科课例展示。
王佳老师以分析蒲松龄笔下狼的形象为切入点,通过教师展示资料、学生自主分析以及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引领学生探寻发现传统文化体系中狼的形象与狼的自身生物性、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主流思想之间有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当代社会中人类与狼的新型关系,思索人类与狼这一类动物的相处之道,教学思路清晰,层层递进。最后王老师以完成“人与狼的关系”的研究性报告为作业,引导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
王怡钧老师则围绕人与动物的相处展开课堂教学。课前,他鼓励同学们对身边的动物开展持续的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课堂上,王老师带领学生回归课文,比较课文中动物的特点与该动物生物学特征的异同,深入理解人与动物的关系,并以片段的形式表达观察动物时的发现与思考。整节课,在“探究人与动物关系”的主问题引领下,学生从浅层观察动物上升到理解动物、亲近动物,最终形成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层层进阶。
切磋琢磨,跨学科课例评课
课例展示结束后,君峰路中学张鹤老师和沧口学校王荣堂老师分别对课例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张鹤老师结合王佳老师的课例,从课程设计的整体思路、学历案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资料的呈现、研究型学习报告的指导等方面阐释了自己关于跨学科教学的深入理解,展现了青年教师对跨学科教学的思考。
王荣堂老师则从“生活”一词入手,认为跨学科课程是让孩子们更好地生活的课程,是未来学科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对王怡钧老师的课例设计和课堂把控能力提出了高度的赞扬,鼓励王老师在跨学科研究的道路上不断精进,争取带给同仁们更多精彩课例。
经验交流,跨学科思维碰撞
青岛实验初中李沧分校的辛宜泽老师就自己的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开展的一系列跨学科活动与大家进行了交流分享。分享中,一个个跨学科的案例:AI古诗词制作、“走近节气”主题活动、学校运动会标志设计、心理活动的语文助力、生物细菌培养基观察记录……引起了与会老师们的兴趣。重视实践的同时,辛老师不忘深耕跨学科教学领域的专业理论,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为大家解读了跨学科学习的时代背景并进行了内涵剖析,同时呼吁一线老师们要勇于开展基于教材、立足学情的跨学科教学尝试,让人获益匪浅。
李沧区语文教研员马亭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马老师充分肯定了青年教师们对跨学科教学的探索与尝试,鼓励老师们继续学习落实新课标理念,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思维,通过融合多学科知识,助推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学科融合,智慧共育。李沧语文人将携手共进,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的新路径,不断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为李沧学子的成长和发展赋能添彩。